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再思教導模式


(作者:鄒永恒。本文載於《教牧分享》期刊20089月號)

一直以來,華人教會對於基督教教育事工並不熱衷,主要原因,是華人教會形成的年日只有短短二百年,在這段創始時期,將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傳福音上是很自然的事,實難與西方教會二千年來教會事工的多元發展可比。但在這二百年間,華人教會的確是成長了。在這段成長過程中,多種教導模式被採用了。本文嘗試探討這些教導模式的強弱之處,讓讀者們可以因應個別情況來選用,以強化培育之果效。藉得一提的是全球華人教會均受其所在地區的文化所影響,所以本文對各種教導模式的分析,也不可能是放諸四海皆準,讀者應按個人教會之實況來作出調整才是。

主日學
談到基督教教育或信徒培育,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主日學,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基督教教育就是主日學。華人教會在主日學事工方面的發展可以追朔到美以美會的傳教士柯林士(J.O.Collins)184835日於福州創辦的主日學工作。[1] 1910年中國主日學合會(遷到台、港後改名「中國主日學協會」)的成立標誌著華人主日學事工的全面開展。[2] 時至今日,絕大部分華人教會都設有主日學事工。主日學的首要優點,在於其以聖經教導為主。主日學的課程雖不一定是聖經書卷的研讀,但即使是專題性的課程,其內容也必定是以歸納聖經中的真理教導為主。另一方面,主日學強調系統性的學習。絕大部分教會的主日學課程都是經過特別的設計,或是三至五年的課程、或是八至十年的課程;不論是甚麼課程,都以其教會信徒的需要為設計的依歸。因此,信徒透過主日學,就能按步就班地學習聖經真理,靈命不斷成長。主日學當然也有其弱點,首先,好的主日學老師不易找。要有好的教導,就要有好的老師,如何培育好的主日學老師是教會一大難題。其次,不少主日學的教導流於聖經知識的傳遞,忽略了聖經真理應用方面的教導,也是叫主日學愈來愈與信徒的生活脫節,叫信徒對主日學卻步的主因。第三方面,主日學課室的不足也直接影響主日學的教導。學生人數太多,老師不能兼顧每一位學員的需要,自然對學員的屬靈成長大打折扣了。最後,教材的編寫與採用是另一個困難。坊間出版的教材數量近年有上升的趨勢,但如何選擇和使用、如何改動以適切個別教會的需要,這方面的訓練奇缺,形成教材與學員不配合,也影響了培育的果效。

團契
「團契」是華人教會中一個具特色的組織。這一種在人數上介乎全體會眾(如:主日崇拜)及小部份會眾(如:小組)之間的中型組織,在西方教會中可以說是愈來愈少。由於近年來小組教會的興起,不少華人教會亦開始以小組取代團契。其實早於80年代,就已經有人形容團契是教會的「夕陽工業」,但時至今天,團契不但在絕大部份華人教會中仍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不少教會更有小組合併為團契的趨勢。原則上,一般教會都會按照其會眾的背景,設立不同類型的團契,務求每一位會眾都能夠參加一個適合自己的團契。[3]
團契由於是定期聚會,很自然就成為信徒培育的好地方。[4] 一般來說,團契每年都定下主題,而該年的所有聚會,都是圍繞著該主題而設計。可以說,信徒能夠在每一年都學習到與既定主題有關的一些聖經真理。此外,由於團契是一個特定的組織,所以大都設職員會,負責釐訂、策劃、組織團契的各項活動及關心個別團友的需要。嚴格來說,團契行政就是教會行政的縮影,是訓練未來教會領袖的基地。[5] 另一方面,由於團契一般聚會都有特定的程序與形式,因此,就成為訓練信徒擔當領唱詩、司琴、聚會主席等事奉崗位的基地。換言之,團契實在是訓練信徒在真理知識學習及事奉技巧學習的溫床。有優點自然有缺點,團契也不例外。團契由於人數較多,個別團友的關顧工作就非常重要。不少團友離開的主因都是覺得找不到朋友或缺乏關心所致。另一方面,由於團契具行政架構及系統化,所以週會很容易流於形式化,失卻生命力。團契週會設計也是一大困局。一年五十二個星期,如何每年每月都有具影響力的團契週會活動呢?

個別信徒培訓課程
除了主日學及團契這兩種較為傳統、系統性及定時定刻的信徒培育事工外,不少教會也會安排不同類型的信徒培訓課程,如:初信成長班、門徒訓練班、專題式栽培課程等等,在週間的晚上或週末上課。這一類教導模式的優點,在於參加者必定是具學習意願的,否則他們就不會來參加。一般來說,參加者的背景及需要都相若,所以教師在培訓過程中就更容易掌握學員的進度了。此外,由於這一類訓練課程大都是按著信徒靈程進度而非時代性來設計,所以坊間多年來所出版的材料,不需要太大改動就能適切個別教會的需要。如:茁苗、新生命與新生活、塑造主生命門徒訓練. . .等等這些「經典」的培育材料,至今仍是不少教會採用的培訓材料呢!可是,這種培訓模式的優點也同時是它的缺點。由於強調參加者的意願,所以不願意的就不會來參加了。如何吸引信徒來參加適切他們需要的訓練課程是教會一大難題。此外,由於這一類訓練課程大都是在主日以外的時間進行,成為生活忙碌的信徒決定是否參加的最大攔阻。近年來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不少教會開始透過電腦網絡來進行這一類的信徒培訓課程,這是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嘗試及發展的教導模式。倘若當年保羅能透過書信(函授)來培育各地教會的信徒成長,互聯網的教導模式絕對是可行的方法。

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簡單地思考不同教導模式的優點與缺點,加上各地教會文化與背景不一,很難一概而論。筆者相信沒有一種模式是最好的模式,也沒有一種模式是最差的模式,個別信徒需要亦有所參差,教會需要按其信徒需要的情況來設定如何配搭使用各種教導的模式。相信本文所提及的各點,值得各教會的培育事工委員再作深入檢討,好能叫教會在使用各種教導模式的時候產生更大的果效。


[1] 蕭克諧著,《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論》,香港道聲出版社,1989年,47頁。
[2] 吳揚道著,《中國主日學協會與我》,載於「中國主日學協會八十周年紀念特刊」。台灣中國主日學協會,1987年,27頁。
[3] 譚天佑著《教會教育事工簡介》,香港天道書樓,1983(第二版)71-73頁。
[4] 郭志文著《團契面面觀》,載於「今日華人教會」,19842-3月號,16-17頁。
[5] 譚天佑著《教會教育事工簡介》,香港天道書樓,1983(第二版)72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