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聖經教師的個人成長


(本文載於《榮美的事奉—獻予高雲漢牧師論文集》,2012,加拿大華人神學協會出版,77-92頁。這篇文章原是作者於2011年於加拿大多倫多的主日學及聖經教導研討會中的主題信息,讀者可到youtube看當天主題信息視頻www.youtube.com/watch?v=dt7ie1YnH_A,或到下面的網頁收聽當天信息的現場錄音,粵語主講,普通話傳譯)
• 主題講座 (上) http://www.cc-ca.org/mp3/20110219_amRevChow.html
• 主題講座 (下) http://www.cc-ca.org/mp3/20110219_pmRevChow.html
「沒有教導上帝的話語,真正的教會就不會生發出來,結果只會淪落而為烏合之眾的罪人群體. . . . .教會何為?教會,教導而已。」(鄧紹光)[1]
今天,華人教會(甚至是普世教會)最為忽略的事工,也許就是教導事工了。以神學院校為例,全球華人神學院絕大部分都沒有設立主修基督教教育的學位,一些華人神學院校甚至連專任的基督教教育科講師都沒有;道學碩士課程包括了「講道學」,卻沒有「教學原理」,但神學生畢業後進入教會最經常參與的不是講道,而是教導事工。從教會來看,設有基督教教育事工牧者崗位的教會實在寥寥可數,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神學院畢業生極少修讀基督教教育,教會自然難以聘得基督教教育的神學畢業生;而另一方面,教會不重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2] 普林斯頓神學院基督教教育教授歐斯孟(Richard R. Osmer)指出現今教會面對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重建統正的教導職事(authentic teaching office)。[3] 他指出,信徒愈來愈不懂得用聖經的話語和教會的傳統來解釋在生活中每一天所面對的事情,甚至是教會內所面對的事情。[4] 華人教會一直以來最重視的是傳揚福音,這是對的。可是傳揚福音只是第一步,要幫助信徒明白真理、活出真理,以致信徒的生命能夠不斷地健康成長,就需要有完善的教導事工。沒有理想的教導事工,信徒的生命成長就會大打折扣。[5] 要有理想的教導事工,就要有理想的聖經教師來教導信徒。有學者指出今天基督教教育正處於危機之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聖經教師的素質參差。[6]
聖經教師的素質產生問題有很多不同的因素,筆者相信最主要的包括兩方面:首先,很多聖經教師都是在沒有接受過師資訓練,就當上了教師。這一類教師要成為理想的聖經教師,自然比有接受過師資訓練的教師更困難了。其次,不少信徒成為聖經教師後,將目光注視在學生身上,努力備課,務求將最好的教學內容提供給學生,盼望學生在真理中成長。這當然是好事,不過卻容易因為只顧著學生的需要,而逐步忽略了個人的成長。要知道教導的過程不單單是課程內容的傳遞,更是生命的傳遞。只有生命能影響生命,忽略了自己個人成長的聖經教師,其對學生的影響力亦會漸漸失色,教導的內容亦會漸漸專注在真理知識的傳遞,缺乏生命實踐的例子與榜樣。其實,不論曾經接受過師資訓練與否,聖經教師都應當關注自己的個人成長。只有不斷成長的生命,才能引導另一個生命不斷成長。究竟聖經教師如何達至個人成長呢?本文嘗試從兩方面探討聖經教師在參與教學事奉的同時,如何達至個人成長,第一方面是「在進入真理中達至個人成長」,第二方面是「在教學過程中達至個人成長」。
在進入真理中達至個人成長
聖經教師的最基本任務,就是透過教導的事奉,帶領信徒進入真理。很多人只看見教學的過程(例如:主日學課堂、門徒訓練、小組聚會),但教導的事奉不單是這一、二小時的教學過程。一個完整的教導事奉,應包括預備(Preparation)、教學(Instruction)及檢討(Evaluation)三個步驟;[7] 而教導的預備工作,往往是聖經教師最為忽略的地方。不少主日學老師,在五天忙碌的工作後,往往要到週六才匆忙地預備主日教學的內容,這不單影響了教學過程的素質,教導的事奉也變成了苦差,老師的目標只是完成一季度教學後的休息而已。當然,也有忠心盡責的主日學老師,透過了解學生的需要,對症下藥,早早預備好教學的內容,這是非常好的。但老師在整個預備的過程中,只針對著學生,連研讀聖經都彷彿是為別人而讀的一樣!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我們中間,一方面固然是要完成救贖的計劃,但另一方面,也是透過他的一生來讓我們明白:只有生命能影響生命。彭米路(Robert Pazmino) 指出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需要老師一生之久來預備。[8] 這當然不是說每一次課堂的教學內容都需要用一生之久來預備,但卻是要指出,生命是一生之久不斷地培養出來的。理想的聖經教師不單預備教學的內容,他們更預備自己的生命。所以,預備的過程不單是為了學生的學習,也是為個人生命的學習。
從聖經中學習
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譯: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三15-17)
基督教教育是一個帶領人在基督裏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乃是透過在世界中活出信仰與人生使命來達至的。很明顯,「在基督裏成長」、「信仰」和「人生使命」這三方面,都將我們的目光指向聖經。已故的華人基督教教育家蕭克諧博士指出聖經在基督教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說,「沒有聖經,仍然可能有教育,但不可能有基督教(宗教)教育。基督教(宗教)教育是以聖經為基礎和中心的教育。」[9] 的確,基督教教育之所以稱為是屬於「基督教」的教育工作,是因為它是以基督教信仰作為教育工作的基礎、目標及內容。
聖經是基督教教育的基礎,是因為沒有聖經就沒有基督教教育。聖經是基督教教育的目標,是因為聖經展示出一個人在基督裏成長的路徑、方向和終極結果,告訴我們神人關係的終極意義。聖經是基督教教育的內容,是因為聖經就是基督教信仰的本體,是基督教信仰的權威,它就是神的話語,在「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所以,要對基督教教育有正確的觀念、有正確實行,必須從聖經入手。要進行基督教的教育工作,也必定離不開聖經。基督教教育家一直相信一個事實,就是基督教教育由始至終,都是以聖經為本的教育工作。因此,聖經教師必須是聖經的學生,認識聖經,明白聖經。
一. 認識聖經
作為聖經教師,不可能不認識聖經。不過,這不單是關乎有沒有將六十六卷書卷都閱讀過,或是倒背如流;而是需要由對聖經正典的認信開始,堅信聖經正典的權威、明白聖經文本與譯本之關係、並聖經與信徒信仰生活的關係。
聖經教師在研讀和研究聖經的過程中,必須接受聖經是上帝的啟示。舊、新約六十六卷正典,都是上帝向人類啟示的記錄。教會歷代以來,對現有聖經文本的真確性及其資料來源的考據,可說是沒有停止過。聖經教師雖然不一定像堂會牧者一樣受過多年神學訓練,但對聖經文本的認識卻不能輕忽。從客觀的觀察當中可以肯定,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聖經正典文本的形成,並不是忽然之間,神在一下子、單方面的來完成衪的啟示,而是經過一個過程,藉著四十多位作者,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的時間來完成的。一方面,我們必須明白書卷的內容是否作者個人原創並不影響其作為神啟示的價值 [10] (譬如羅馬書十六章22節中代筆寫信的德丟自行加上了一句問安話不影響羅馬書作為神啟示的價值);另一方面,作者對書卷內容的決定性(譬如保羅因著哥林多教會產生的種種問題而寫成哥林多前書),絕不影響該書卷本身是上帝啟示的真確性。多年來,不少聖經學者窮一生的精力,期望能透過研究考查聖經內容的「原始資料」(譬如學者就符類福音中相同的部分推想出原始Q資料的理論)。能夠找到「原始資料」固然是好事,但著名德國的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卻提醒我們上帝的啟示並不是在現存之聖經文本的背後,而是在現存聖經文本之中 (Church Dogmatic IV/2,頁674)。[11] 意思就是說,雖然我們相信整本聖經每一卷書的成書過程都是上帝的作為(或者說是上帝藉著人所行出來的作為),而當中也牽涉到許多不同的資料來源,但是這些資料,仍然不能夠成為與聖經正典作為上帝啟示的同一地位。換句話說,只有我們現在擁有的聖經正典,才是上帝啟示的唯一憑據。聖經教師必須對現存聖經文本具有信心,才能與這上帝的啟示生發出生命的關係,從而引導信徒進入真理之中。
自從十六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開始,聖經譯本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讀者的眼前。作為聖經教師,即使不能深入了解各種不同譯本的翻譯內容,也應對各種主要譯本有著基礎的認識。華人教會普遍使用1919年出版發行的「中文官話和合本聖經」,聖經教師對「和合本」的背景及翻譯特色應有所認識。由於「和合本」出版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當中的文法與用字與現代華人常用的已不盡相同。近年愈來愈多新的中文譯本出現,這是可喜的現象。聖經教師宜多涉獵不同的譯本,好能更有效地了解聖經的內容。
二. 明白聖經
認識聖經之後,就不能夠不談明白聖經(或解釋、詮釋聖經)。基督教教育的過程,是讓信徒對聖經真理從「認知」(identify)到「解釋」(interpret),再進到「內化」(incarnate)的地步,以致帶來信徒在生命中的轉化,活出基督的樣式。聖經教師在認識(認知)聖經後,必然是要解釋這一本上帝唯一的啟示文本,從而與它發生生命的關係(內化),讓聖經真理成為個人生命的一部分,然後才能以自己的生命來影響別的生命成長。
談到聖經詮釋的時候,我們當然不能夠忽略作者、文本及當時受眾三者之間的關係。但是,教會既然是神用作培育信徒成長的工具、媒介,教會就不能夠只專注著「作者與文本」、「文本與受眾」、和「作者與受眾」之間相互的關係,而忽略了文本對今天信徒究竟有甚麼意義。換句話說,從基督教教育的角度來看,聖經詮釋的最終任務,是讓文本的信息對今天的讀者產生改變生命的關係。否則,我們就容易落到一個將聖經變成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學著作來研究的地步。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放棄對文本的研究及分析,相反,這些研究是必須的,也是應當的。可是,作為聖經教師,就不能夠忽略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本與今天信徒的關係。使徒保羅說:「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後三6),正是要告訴我們,倘若我們只是停留在聖經作者的文本字句當中,忽略了上帝藉著衪啟示的文本對我們現代人的意義,文本的信息就只是學者們研究的知識,而不是改變人的生命之道。
其實,從客觀事實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研究聖經的過程當中,很多東西是我們窮一生的精力,都不可能完全明白、不可以找出肯定的答案的。可以說,我們對於信仰的認識和了解,永遠都不可能是一清二楚的,這不是說是上帝的啟示不足夠或是有缺欠。套用黃錫木博士的一句話,「上帝是真實的,衪的啟示是肯定的,要在信仰上成長,信徒就需要學習在『不肯定』和尋索的過程中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信念站穩、成長。」[12]的確,談信仰,總不可能離開「信」這個字。基督徒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憑信追尋認識真理」(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的過程。而且這個「信」的過程,並不是停留在文本的研究和理論爭辯當中。我們的主耶穌為我們留下很好的榜樣,不錯,衪也跟法利賽人和文士在舊約文本的研究理論上發生爭辯,但是衪沒有停在那裏。而是透過生命的行動,將信仰活生生的展現在衪與神與人相交的當中。當人因衪的教訓要擁戴衪的時候,衪卻是退到山上禱告,與衪的父相交。當那些所謂擁有真理的法利賽人不願意進到那些被稱為罪人的人群當中,耶穌卻進到他們當中,跟他們在一起,以生命來影響他們的生命。筆者相信,這才是聖經詮釋所帶來應有的終極結果。聖經教師應先成為聖經的學生,才能成為不斷自我成長,又能幫助別人成長的聖經教師。
從神學中學習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四21-24)
神學對很多信徒來說是一種好像很高深很重要,但沒有它或不認識它好像也沒有甚麼關係。[13] 不少人以為神學是神學家的專利[14],至少也是教牧人員、長執領袖們才會接觸,才能理解的東西,所以一般信徒還是敬而遠之。另一方面,也有人走到另外一端,認為神學經常是導至教會分裂的主要原因,因為不少人將自己的神學立場神聖化及絕對化。[15] 其實顧名思義,神學就是研究神的學問(The study of God),[16] 是學習認識上帝。[17] 當我們將信仰實踐在生活之中,透過信仰來作出人生中的種種決定,我們已經無可避免地在進行神學思考了。[18] 作為聖經教師,在整個預備的過程中,我們正是不斷在進行神學思考。當聖經教師進入聖經當中,並從認識聖經進到詮釋聖經的時候,也就是神學的開始。這個過程,並不單是在為學生的學習而進行神學思考,也是為教師個人的學習而進行神學思考。當說到神學思考,我們不期然想到知性學習(Cognitive learning)的層面,這不能說是錯誤的。神學思考固然是知性的,但同一時間它也是靈性的(Spiritual)。若聖經只是一本道德高超的理論著作,我們自可以單從理性知識論的層面來研究聖經,尋找內裏的意義,體會偉人的教導。但聖經不單是人的著作,它更是神的啟示,是神的言說(Logos,參約一1:「太初有道」)。要了解明白神的言說,起點不是研究,而是聆聽。聖經教師在研讀聖經的時候要問的,並非「究竟我會在這裏看見甚麼有關神的事情?」而是「神要我在這裏看見些甚麼呢?」聆聽的意思,是要讓神對我們說話,是要尋求神所要我們看見的。這過程的第一步是倒空(self emptiness),意思是我們必須將以往的神學包袱放下。聖經教師一般都裝載了很多的神學包袱,就如個人喜歡的神學理論及立場、宗派傳統、教會傳統、並以往從學習或自修得來的聖經詮釋結果;這些包袱很容易使聖經教師無法聆聽上帝的聲音,漸漸地以為自己已有的已經足夠,結果影響了個人不能在主裏面繼續不斷的成長。
保羅在以弗所書中提到信徒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弗四21-24),這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一生之久的過程。聖經教師最危險的時候,就是以為自己已經完全脫去了舊人,又已經完全地穿上了新人。斯通(Howard Stone)與杜克(James Duke)在《基督徒的神學思考》(How to think theologically?)一書中指出:
進入神學思考就是加入與別人的持續談話,這談話遠在我們未加入前已經開始,而且在我們死後很久還會繼續。. . . . . .不是由你和我或任何人發明基督教神學,控制它,或者甚至完善它。我們只是蒙召根據自己的身分和所處的位置,盡自己最大的努力。[19]
明顯,神學並非真理本身,而是一個認識及了解真理的過程。要在這個過程中達至生命成長,我們需要從兩方面作出神學思考:
一. 重整信仰解釋
沒有人完全擁有真理,我們都是在學習真理的過程之中。正確的神學思考讓我們重整我們個人的信仰解釋(Faith Interpretation)。「你信甚麼?」並非只是未信者才需要思想的問題,而是每一個信徒必須經常思考的問題。神學思考幫助我們不斷更新對上帝的認知和了解,透過不斷進入衪給我們的啟示(聖經),我們更清晰我們的信仰。整個過程,是赤露敞開的,容讓上帝藉著衪的話語對我們說話,而不是我們已經把信仰的章程訂定後,然後找上帝來認可,從衪的話語中找到與我們既定信仰章程的經文作為支持。
二. 反省信仰行為
「我為甚麼這樣作?」是另一個重要的人生問題。神學跟生活是不能分割的。[20] 神學思考幫助我們更清晰我們因著所信而作出的種種行為,從而達至生命更新。很多信徒在教會中擔任聖經教師多年,卻從來沒有自問:「我為何要作聖經教師?」其實,不單只在事奉的崗位上,在人生各種各樣的決定,我們都應當要問「為甚麼?」這樣,才不會白白浪費一去不復返的光陰。
從實踐中學習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十三17)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一25)
不少人認為實踐只是行動,其本身並沒有甚麼特別的意義,甚至以為即使沒有信仰實踐,無損對信仰的認知。聖經不是單單用來讀的、也不是只用來產生神學,而是為了要活出來而有的。龔立仁指出:
實踐的首要是要將實踐從理論中釋放出來,不受制於理論框架。從實踐中建立一個更合適的理論模式,從而引發更合適的實踐。這裏不是要以正統實踐 (ortho-praxis) 來取替正統教義(orthodoxy)而是沒有正統實踐的正統教義很容易將教義僵化。信徒則被這些僵化的神學牢固,以致信仰失去生命。信仰亦隨之變得固執和盲目。[21]
實踐是為了更清楚自己所信的。沒有實踐,就沒有真正的信仰。只有將認識而又了解的聖經真理實踐出來,才能真正體會聖經真理的真實意義,也是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活得豐盛,活得真實。[22] 真理的踐行有兩方面的進路:
一. 教會內的踐行
教會是一個信仰群體,真理的踐行必先在教會中實踐。聖經教師從聖經及神學中學習後,不是要建構一個有關真理的理論,而是將所學習的實踐出來,特別是在教會內的踐行。教會內的踐行包括了四方面,就是敬拜(Worship)、栽培(Nurturing)、關顧(Caring)和佈道(Evangelism)。我們往往以為聖經教師只需要在栽培事工上有適切的踐行,其實不然。既然聖經教師要以生命來影響學生的生命,就必須在整全的教會生活中將信仰實踐出來。一方面教師本身也是聖經的學生,也需要全人成長;另一方面,整全的教會生活實踐讓教師不再是單單傳遞一些理論或頭腦知識,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實踐真理原則。
二. 教會外的踐行
聖經教師不單應有在教會內的踐行,也應落實在教會外的踐行。信徒不單是在教會的四面牆壁內跟隨基督,也在世界上跟隨基督。教會外的踐行就是上帝國度的踐行,是進入人群、社會及日常生活中,以生命作上帝的見證。[23] 聖經真理不只適用於教會內的生活,也是教會以外信徒生活的指標。
實踐並不是為了實踐本身。透過教會內外的踐行後的反省,我們就能更清晰自己的信仰,更體會自己的神學,也在過程中不斷學習(修正)我們對聖經真理的詮釋,以致能夠有更合乎真理的踐行。
聖經教師作為真理的傳遞者,必須自己先倚靠聖靈進入真理之中,才能把信徒「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透過在聖經、神學及實踐三方面的不斷的學習,聖經教師才能不斷的自我成長,也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每一個學生不斷成長。
在教學過程中達至個人成長
一個完整的教導事奉,應包括預備、教學及檢討三個步驟。我們在第一部分討論了聖經教師在進入真理的過程中達至個人成長,即教師個人與聖經真理互動的學習過程,強調教師要努力預備自己的生命成為理想的聖經教師。不少人認為教學事奉是為學生而作的,目的是為建立學生的屬靈生命,裝備他們在教會內外的踐行。這都是對的。在第二部分,我們會探討聖經教師如何在教學事奉過程中,除了幫助學生以外,也同時可以達至個人成長。前面提到「理想的聖經教師不單預備教學的內容,他們更預備自己的生命。」這當然不是指教師在完全預備好之後才進入教導的事奉之中。因此,聖經教師在整個教導事奉的過程中,即從預備到教學、從教學到檢討、再從檢討引進新的預備整個循環當中,不斷學習地達至個人成長。
在預備中學習
「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可十二29-31)
「星期六晚上,夜深人靜,家裏的人都熟睡了,『主日學老師』卻在挑燈夜讀。桌面上放滿了各種不同的聖經譯本、釋經書和參考書,『主日學老師』『努力』地、『忠心』地、『犧牲』自己寶貴的睡眠時間來『預備』明早主日學的內容。. . . . . .主日早上,『主日學老師』如上一早就趕到教會,飛快地跑到辦公室的影印機旁,以最短的時間把講義複印好. . . . . .」這個故事也許似曾相識。曾幾何時,筆者也是這樣地「預備」主日學的教學,也許今天仍然有不少主日學老師是這樣備課的。當時,也真的自以為自己是很「努力」、很「忠心」和具備「犧牲」的心志,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汗顏。耶穌給了我們兩條最大的誡命,要我們在生命中不論在任何境況,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保持的心態:第一,是愛神,其次,是愛人。(可十二29-31)
一. 愛神
任何事奉神的工作背後,都應當是發自愛神的心,聖經教導事奉也沒有例外,聖經教師也應在愛神上不斷成長,在預備教學的過程中操練自己愛神的心。耶穌在馬可福音十二章29至31節中提出我們應從四方面來學習愛神,當中包括了盡心、盡性、盡意和盡力。有聖經學者認為這四方面都有其個別的指向:「心」(Heart)是指全人(包括身體、德性、靈性和智性)的中心;[24]「性」(Soul)是指人的情感;[25]「意」(Mind)是指人的思想意念;[26]而「力」(Strength)則是指人所能發揮出來的能力。[27]但亦有學者認為這四方面只是泛指全人投入在愛上帝之中。[28] 無論如何,聖經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乃是在學習愛神當中渡過的。因為只有不斷在對神的愛中成長,才能不斷在體會神的心腸和明白神的心意中遂漸成長。
另一方面,教學的內容不單是讓學生學習,也是讓教師學習的。聖經教師在預備的過程中,就已經先於學生學習到所要教學的內容了。透過對這些聖經真理的學習及了解,聖經教師將更進一步地認識這位創造主,從而更深的愛衪。
二. 愛人
除了學習及操練愛神之外,預備的過程也是學習和操練愛人的時間。聖經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單要清楚教學的內容,更要了解學生。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年齡、成長背景、信仰歷程、靈程深度、與趣喜好、個人經驗等等,都讓我們知道同一種教學方式或內容不一定叫所有學生都能在其中有所學習。教師認識學生愈深入,就愈有機會幫助學生學習,並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若聖經教師不愛學生,根本就不可能用上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學生,明白其需要,並設計出適切的聖經教導內容。除了了解學生之外,一合愛學生的聖經教師更會盡力去了解教學進行地方的文化背景、認識所身處的教學環境、和了解學習內容等等,以致其教學更能貼近學員的需要。
在教導中學習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你要以宣讀、勸勉、教導為念,直等到我來。你不要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藉著豫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並要在此專心,使眾人看出你的長進來。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前二12-16)
我們常常有一個錯覺,就是以為教導過程只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其實教導過程也同時是聖經教師的學習過程。
一. 外在的學習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二章12-16節中指出提摩太在五方面都應作信徒的榜樣,明顯地表示這五方面是外在的,是別人看得見的。它們包括:言語、行為、愛心、信心和清潔。
「言語」是指所說的話,當然包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言語。[29]聖經教師在教導過程中選用甚麼言詞,學生就會從當中學習。小心說話是聖經教師必須留心的地方。「行為」是指品格操守(Conduct),[30]這包括在教會內外及個人的家裏。[31]聖經教師必須經常操練自己的品格,有良好的操守。「信心」是相信的意思,這裏應包括對神、對己及對人的信心在內。[32]信心固然是內在的,但信心的表像卻是能看得見的。聖經教師不單信靠神,也有自信和信任別人。「愛心」是指無條件的愛(Agape)。我們在前一部分提及到愛神愛人,聖經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是無條件的,用愛去感動學生。「清潔」是指道德上的清潔(moral purity)。[33] 聖經教師必須過聖潔的生活,在生活中流露出高尚的道德標準。保羅所提及的這五方面,無疑是聖經教師必須一生不斷學習的生命素質。
二. 內在的學習
除了外在行為,保羅也提到要達至外在學習的四個內在心態,它們是:殷勤、專心、謹慎和恆心(提前四15-16)。[34] 「殷勤」是指「多方的練習、耕耘、付上痛苦的代價」。[35]教學過程其實也是練習,是為將來的教學作準備。「專心」英文新國際譯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翻作give yourself wholly to,意思是「全人投入」。聖經教師應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心無旁騖,全人投入。「謹慎」指對自己言行上的關注。[36]聖經教師若要在言語和行為上作好榜樣,就先要學會留心自己的言行。「恆心」則是堅忍不屈之意。[37] 要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聖經教師,必須恆切不屈,不因一時的挫折而輕言放棄、半途而廢。
在反思中學習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該一5, 7)
「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裏頭的光或者黑暗了」(路十一35)
反思可以說是一般聖經教師最忽略的一環,也是窒礙聖經教師進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家指出反思過程(reflective process)乃是嘗試從各種不同角度來看事物。透過反思過程,教師探究在教學過程隱藏的層面,藉以了解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教學實踐中,那些不易顯露但能幫助我們改善教學的原素。[38]
教導事奉並非在教導過程完成後就結束。美國教育家史提芬布菲特(Stephen Brookfield)提出我們需要從四方面進行反思:[39](1) 認識我是誰:透過反思自己是怎樣的學生告怎樣的教師,對改進個人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幫助;(2) 學生的眼睛:透過與學生溝通,就能知道學生是否藉著我們的教學方法來取得我們設計的教學內容及達到我們計劃中的教學果效;(3) 同工的觀察:透過邀請其他教師來檢視我們的教學過程,並提出他們觀察的感受,或是與有經驗的教師就教學過程作出深入的分享討論,很大機會我們會發現一些自己忽略的事情;(4) 理論的認識:透過閱讀有關教學的書籍,我們就能夠更明白及體會我們在教學上的經歷,並從中找出更有果效的教學方式。
結論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三12)
假若連使徒保羅都說自己仍未完全,仍要竭力追求的話,相信沒有一個聖經教師可以說自己已經全學會了。人生是一個學習之旅,基督徒亦不例外,聖經教師更不可能例外。教會是一個教導的群體,[40] 需要有合神心意的聖經教師來教導信徒認識真理、明白真理、並活出真理。教會也同樣是一個學習的群體,[41] 聖經教師與所有信徒一同成為真理的學生,學習在主裏面成長。本文嘗試從兩方面探討聖經教師的個人成長。首先,聖經教師在教學過程發生以先應先透過進入真理來讓個人生命不斷成長,其次,聖經教師應透過教學的過程來得著生命成長。筆者一方面期望本文能對現在正身在教會中擔任聖經教師的信徒帶來一點點的提醒和一些思考(這當然也包括筆者);另一方面,筆者也盼望本文能對於那些仍未踏上聖經教導之路的信徒產生一點點的信心與挑戰。不少資深信徒不願意擔任聖經教師,是以為當聖經教師的必須是學貫東西、對聖經真理瞭如指掌、並且靈命高超的信徒方能勝任。其實,沒有一個聖經教師是甚麼都懂,甚麼都好的。記得當年小學畢業時,有老師在筆者的畢業記念冊上寫上「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一句耳熟能詳的說話。的確,學習是一生之久的功課,聖經教師若停止學習,自然不再成長,靈命亦會日漸萎縮,若仍舊擔任聖經教師,將是害己害人,對個人及其他信徒都沒有幫助。相反,只要我們努力不懈,願意委身在聖經教導事工之中,並且不斷追求成長,筆者相信,華人教會的教導事工,將會日益強壯起來,為主裝備好一隊隊的精兵,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以生命來影響別人的生命。
參考書目
區應毓、張士充、施淑如、鄒永恆、區方悅合著。2005。《教育理念與基督教教育觀》,多倫多:加拿大福音證主協會。
Bromiley W. Geoffrey. 1985.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Abridged in one volume editio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Co.
Brookfield, Stephen D. 1995. Becoming a Critically reflective teacher.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陳又華著。2004。《提摩太前書:神的真道乃牧會之本》,香港:明道社。
張國楝著。2006。「後現代於社會」,《教牧分享》,2006年5月號。
鍾志邦著。1991。《中文聖經註釋:馬可福音》,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Clark, Robert E., Lin Johnson, and Allyn K. Sloat. 1991. Christian Education: Foundations for the Future. Chicago, IL: Moody Press.
Erickson, Millard J. 1985. Christian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Estep, James R., Michael J. Anthony, and Gregg R. Allison. 2008. A Theology for Christian Education.Nashville, TN: B & H Publishing Group.
蕭克諧著。1989。《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論》,香港:道聲出版社。
龔立仁著。2000。「生活體驗是做神學的基本」,載於鄧紹光編,《在信仰之思的途中》,頁279-295。香港:基督出版社。
賴品超著。2000。「神學探索與朝聖經歷」,載於鄧紹光編,《在信仰之思的途中》,頁87-105。香港:基督出版社。
雷譚淑明著。1997。「廿一世紀基督教教育的挑戰」,《中國神學研究院院訊》237期(1997年5月)。
林來慰,成曾淑儀編。1991。《生命的培育:信徒全面培育研究會彚報》,香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
麥希真著。1996。《工人的指標》,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Osmer, Richard R. 1990.  A Teacherable Spirit: Recovering the Teacing Office in the Church, Louisvile, KY: John Knox Press.
Roehlkepartain, Eugene C. 1993. The Teaching Church: Moving Christian education to Center Stage.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鄧紹光著。2009。《教會不在場》。香港:基道出版社,2009。
黃碩然著。2008。「教會教導事工的危機與轉機」,《教牧分享》,2008年9月號。
黃碩然編。2001。《提升生命素質的培育》。香港: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
黃錫木著。1999。《新約研究透視》。香港:基道出版社。
余達心著。2008。《聆聽:神學言說的開端》。台北:校園出版社。
霍華德斯通,詹姆斯杜克著,陳永財譯。2007。《基督徒的神學思考》,香港:基道出版社。
Vincent R. Marvin. 1888. Word Stud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Vol.1 (Peabody, MA: Hendrickson Publishers).

[1] 鄧紹光:《教會不在場》(香港:基道出版社,2009),頁8。
[2]同上。 陳喜謙指出「許多神學院都不注重訓練培育方面的人才,所以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培育的人是二等工人,這多麼的可嘆。」參陳喜謙:「教會培育之聖經基礎及當代華人培育事工實況綜覽」,載於林來慰、成曾淑儀編:《生命的培育:信徒全面培育研究會彚報》(香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1991),頁8。黃碩然也指出教牧同工的輕視是造成華人教會教導事工的危機的其中一個因素。參黃碩然:「教會教導事工的危機與轉機」,《教牧分享》,2008年9月號,頁6。
[3] Richard R. Osmer, A Teacherable Spirit: Recovering the Teacing Office in the Church (Louisvile, KY: John Knox Press, 1990), p. ix.
[4] 同上。
[5] 黃繼榮:「回應『培育之取向』之二」,載於林來慰、成曾淑儀編:《生命的培育:信徒全面培育研究會彚報》(香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1991),頁14。
[6] 黃碩然:「教會教導事工的危機與轉機」,《教牧分享》,2008年9月號,頁6。
[7] Robert W. Pazmino, Basics of Teaching for Christian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8), p. 11.
[8] 同上, p.9.
[9] 蕭克諧:《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論》(香港:道聲出版社,1989),頁150。
[10] 黃錫木:《新約研究透視》(香港:基道出版社,1999),頁370。
[11] 同上,頁370-371。
[12]黃錫木:《新約研究透視》(香港:基道出版社,1999),頁392。
[13] 余達心:《聆聽:神學言說的開端》(台北:校園出版社,2008),頁16-17。
[14] 霍華德斯通,詹姆斯杜克:《基督徒的神學思考》(香港:基道出版社,2007),頁1。
[15] 同上,頁17。
[16] Millard Erickson, Christian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85), p.21.
[17] 同上,頁9。另參賴品超:「神學探索與朝聖經歷」,載於鄧紹光編,《在信仰之思的途中》(香港:基督出版社,2000),頁87。
[18]霍華德斯通,詹姆斯杜克:《基督徒的神學思考》(香港:基道出版社,2007),頁1。
[19] 同上,頁6。
[20] 龔立仁:「生活體驗是做神學的基本」,載於鄧紹光編,《在信仰之思的途中》(香港:基督出版社,2000),頁280。參Millard Erickson, Christian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85), p. 21-22.
[21]同上,頁289。
[22]鄧紹光:《教會不在場》(香港:基道出版社,2009),頁143。
[23] 同上,頁15-16。
[24] Marvin Vincent, Word Stud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Vol.1 (Peabody, MA: Hendrickson Publishers, 1888),  p. 218-219.
[25] Geoffrey Bromiley,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Abridged in one volume editio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85), p. 1348.
[26] Marvin Vincent, Word Stud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Vol.1 (Peabody, MA: Hendrickson Publishers, 1888),  p. 218-219.
[27] Geoffrey Bromiley,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Abridged in one volume editio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85), p. 378.
[28] 鍾志邦:《中文聖經註釋:馬可福音》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頁234-235。
[29] 陳又華:《提摩太前書:神的真道乃牧會之本》(香港:明道社,2004),頁157。
[30] Geoffrey Bromiley,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Abridged in one volume editio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85), p. 1094.
[31]陳又華:《提摩太前書:神的真道乃牧會之本》(香港:明道社,2004),頁158。
[32] 麥希真:《工人的指標》(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6),頁104。
[33] Geoffrey Bromiley,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Abridged in one volume editio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85), p. 19.
[34]麥希真:《工人的指標》(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6),頁107。
[35]陳又華:《提摩太前書:神的真道乃牧會之本》(香港:明道社,2004),頁160。
[36] 同上,頁161。
[37] 同上。
[38] Stephen Brookfield, Becoming a Critically reflective teacher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5), p. 7.
[39] 同上,頁29-39。
[40] 要了解從教導的角度看教會,可參考Eugene C. Roehlkepartain, The Teaching Church: Moving Christian education to Center Stage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1993).
[41] 要了解從學習的角度看教會,可參考Norma C. Everist, The Church as Learning Comminity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200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