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星期四

誰是聖經教師


在教會中進行信徒培育工作,幫助信徒明白聖經真理,並從真理中學習生活原則,從而活出基督的樣式的,就是聖經教師。

1.      必須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也許我們覺得這是必然的。不錯,不是已經重生得救的基督跟隨者,如何幫助其他人在生活上跟隨基督呢?很自然,在教會中,我們只會讓已經決志認罪悔改,接受基督為救主及生命主的信徒擔任聖經教師。但這裏所關注的不單是聖經教師是否「信主」,更重要的是聖經教師是否對其個人的救恩有絕對的把握。一個對得救沒有確據,對自己的救恩仍有懷疑的聖經教師,對學生所帶來的影響是負面的,只能培育出同樣對救恩沒把握的信徒。

2.      必須是追求長進的基督徒
        我們教導信徒,盼望信徒努力學習,達至生命成長。若是作為聖經教師的卻沒有一個追求長進和不斷學習的心志,又怎能叫信徒努力追求長進呢!耶穌說:「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路六40)。一個不願意追求長進的聖經教師,自然也只能培育出不願意追求長進的信徒。

3.      必須是忠於教會的基督徒
        筆者曾經遇見一些主日學老師,在有意無意之間,透過教授主日學課程的過程來批評教會。由於主日學時間全在於老師一個人來控制,所以老師對教會的不滿、對教會的意見、對牧者所作的有不同意的地方,就藉著主日學的時間來向學生表達出來。筆者不是說我們不可以批評教會。當我們看見教會所作的或有不合乎聖經真理的地方,作為忠心的信徒,我們理當表達出來。只是主日學或其他聖經教導的場合乃是教導聖經真理而非批評教會的平台。一個忠於教會的聖經教師,若對教會的決策有任何的不滿,應當在諮詢會議中或是直接向決策的單位提出意見,甚至連同有相同意見的信徒,循教會規章按正確的途徑要求召開特別會友大會來表達,而不會利用聖經教導的時間來宣泄個人對教會的不滿。

4.      必須明白教導是神的心意
        教師固然應該喜歡教學,享受教學。但聖經教師並不是因為喜歡和享受而參與聖經教導事奉,而是因為明白教導是神的心意。耶穌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廿八20),教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斷進行真理的教導。

5.      必須對受教的對象存愛心
        聖經教導固然是神的心意,但為甚麼參與聖經教導事奉呢?除了自己喜歡教導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愛學生,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們在主裏成長。愛學生的老師,才會用心按著學生的需要來備課。

6.      必須是在生活上有好見證
        聖經教師不單在教學過程中才是老師,其實在任何時間,都是一個老師。所以教導不單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導是生命的流露。聖經教師必定是一個竭力追求完全的基督徒(腓三12),在生活上有好見證。當然,這不是說聖經教師是完全的,好見證包括能夠在軟弱跌倒後重新站起來。

7.      必須接受基本的教師訓練
        的確,我們看見有很好的聖經教師,是從來沒有接受過訓練的。但天生有教學的才幹,若經過師資訓練,就更能發揮出其教導的潛能和恩賜。因此,最理想的做法仍是有優良的師資訓練。

8.      必須倚靠聖靈作聖經教師
         耶穌指出聖靈來乃是要引導信徒明白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一般的教導自然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但聖經教導事工,即使老師有好的預備,學生願意努力學習,若沒有聖靈的工作,真理教學過程仍不可能完成。聖經教師固然要忠心預備教學的內容,但同一時間也要敏銳聖靈的引導。不少聖經教師都可以見證在教學過程中,突然覺得要講論一些自己備課的時候沒有預備,但又切合課堂需要的內容,結果這些內容正是學生當時最需要的真理學習。聖經教師在教導的過程中,必須一直倚靠著聖靈的帶領。


節錄自筆者即將出版之新書《活學活教 建立主門徒:基督教教育導論》。

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基督教教育參考書目


基督教教育參考書目

區應毓、張士充、施淑如、鄒永恆、區方悅合著。2005。《教育理念與基督教教育觀》,多倫多:加拿大福音證主協會。

Brown, L. 1980《你的主日學可以脫穎而出》。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陳終道。1970《我的舅父倪柝聲》。香港:宣道書局。

陳佐人。1984。〈團契:新約聖經字義淺釋〉,《今日華人教會》2-3月號。香港:世界華人福音聯絡中心。4-5頁。

張修齊。1994《學與教學》。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

張修齊。1996《聖經的研讀與教導。香港:基道出版社。

艾芬尼。1964《主日學教學的果效》。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傅理樂著,黃懋昇譯1984《教學與訓練的設計》。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高炘編。1977《基督教教育概論》。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

葛理奇。1971《教學七大定律》。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韓霍華。1992《改變生命的教學》。台灣:中國主日學協會。

甘肯尼、韓霍華編,呂鴻基譯。1997《學習教導:基督教教育者手冊》。美國:中華聖經教育協會。

Hestenes, R. 1991《如何教導》。台灣:中國主日學協會。

郭志文。1984。〈團契面面觀〉,《今日華人教會》2-3月號。香港:世界華人福音聯絡中心。16-17頁。

李耀全。1998《屬靈操練與生命關懷》。香港:更新資源有限公司。

林來慰,成曾淑儀編。1991。《生命的培育:信徒全面培育研究會彚報》,香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

雷譚淑明。1997。「廿一世紀基督教教育的挑戰」,《中國神學研究院院訊》237(19975)

吳蘭玉。1986《教學更新》。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吳蘭玉。1996《教學錦囊33。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吳蘭玉。1996《教學七七律》。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彭培剛。1996《創:多姿多采的主日學》。香港:宗教教育中心。

蕭克諧。1989《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論》(第二版)。香港:道聲出版社。

蕭克諧。2002《基督教宗教教育手冊》。香港:道聲出版社。

蘇文隆主編。2004《改變生命的基督徒教育》。洛杉磯:台福傳播中心。

Soderholm, M. 1986《瞭解學生》。香港:播道出版社。

Stubbs, B. 1983《聖經實物教材》。台灣:中國主日學協會。

譚天佑。1983《教會教育事工簡介》。香港:天道書樓。

鄧廣祥。1988《教學與事奉》。香港:種籽出版社。

鄧敏。1993《認識基督教教育》。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鄧敏。1988《基督教兒童教育》。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鄧敏。1989《基督教教育師資訓練》。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杜祖貽,劉述先合編。1988《哲學、文化與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韋賀特著,黃碩然編譯1999《基督教教育與生命塑造》香港:證主

吳梓明編,《邁向九十年代的基督教宗教教育》。香港: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

黃碩然編。2001《提升生命素質的培育》。香港: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

黃碩然。2002《師心童樂》。香港: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

黃碩然。2008。「教會教導事工的危機與轉機」,《教牧分享》,20089月號。

黃繼榮。1980《今日與明日的主日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吳揚道(David Woodward)1987。「中國主日學協會與我」。《中國主日學協會八十周年紀念特刊》。台灣:中國主日學協會。

甄翠花。2009。〈淺談基督教教育〉。《燕京神學誌(21),頁1-11


Anthony, Michael J. ed. 2001.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 MI: Baker Book House,.

Anthony, Michael J. ed. 2001. Introducing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 MI: Baker Academic.

Bloom, Benjamin 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Longman.

Brookfield, Stephen D. 1995. Becoming a Critically reflective teacher. San Francisco, A: Jossey-Bass Publishers.

Cannell, Linda. Adul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Unpublished Course Handouts). Toronto: 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 1994.

Chow, Anthony. 1994. Chinese Christian Educati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ristian education ministry of Hong Kong Christian Communications Limited (1971-1991). M.Div. Thesis. 

Clark, Robert E., Lin Johnson & Allyn K. Sloat. 1991. Christian Education: Foundations for the future. Chicago: Moody Press.

Cranton, Patricia. 1994.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Guide for Educators of Adul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jong, Norman. 1979. Education in the truth. Philipsburg.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Co.

Eisner, Elliot W. 2002.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Elwell, Walter A., ed. 1984.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Estep, James R. Jr., Michael J Anthony & Gregg R. Allison. 2008. A Theology for Christian Education. Nashville, TN: B & H Publishing Group.

Everist, Norma C.  2002. The Church as Learning Community.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Knowles, Malcol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Cambridge.

Kratwohl, David, Benjamin Bloom, & B.B. Masia. 196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 New York: McKay.

Gangel, Kenneth O. 1989. Feeding and leading.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Gangel, Kenneth O., & James C. Wilhoit. 1993. The Christian educators handbooks on adult education. Wheaton, IL: Victor Books.

Harold Burgess. 1996. Models of Religious Education. Wheaton, IL: Victor Books.

Knight, George R. 1998.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 3rd ed. Berrien Springs, MI: Andrews University Press.

LeBar, Lois E. 1995. Education that is Christian. Colorado Springs, CO: Chariot Victor Publishing.

Lee, James Michael. 1971. The shape of religious instruction. Mishawaka, IN: Religious Education Press.

Lee, James Michael. 1973. The flow of religious instruction. Mishawaka, IN: Religious Education Press.

Lowe, Stephen D. & Mary E. Lowe. 2010. “Spiritual Formation in Theological Distance Education: An Ecosystems Model.” Christian Education Journal. Series 3, Vol. 7, No. 1, 85-102.

Mezirow, Jack. 1978.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Vol. 28, pp.100-110.

Mezirow, Jack.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zirow, Jack. 1995. “Transformation Theory of Adult Learning” in  In Defense of the Lifeworld. Edited by M. R. Welton, pp. 39-70.

Osmer, Richard R. 1990.  A Teachable Spirit: Recovering the Teaching Office in the Church, Louisville, KY: John Knox Press.

Pazmiño, Robert W. 2001. God Our Teacher.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Pazmiño, Robert W. 1998. Basics of Teachings for Christian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Pazmiño, Robert W. 1997. Foundational issues in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House.

Richard, Lawrence O. 1970. Creative Bible Teaching. Chicago, IL: Moody Press.

Richard, Lawrence O. 1975. A Theology of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Richard, Lawrence O. and Gary J. Bredfieldt 1998. Creative Bible Teaching. Revised Edition. Chicago, IL: Moody Press.

Roehlkepartain, Eugene C. 1993. The Teaching Church: Moving Christian education to Center Stage.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
Seymour, Jack L. 1997. Mapping Christian education.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Seymour, Jack L. and Donald E. Miller, e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Christian education.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1982.

Simpson, Elizabeth. 1972.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n the psychomotor domain: The psychomotor domain. Vol. 3. Washington, DC: Gryphon House.

Stubblefield, Jerry. 1986. A Church ministering to Adults. Nashville, TN: Broadman Press.

Taylor, Edward W. 199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Critical Review. Columbus, OH: ERIC.

Taylor, M. 1987.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re than Meets the Observer’s Eye” in D. Boud and V. Griffin (eds), Appreciating Adults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Tolbert, La Verne. 2000. Teaching like Jesus.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Ward, Ted. 1988. “A Standard of Excellence.” Christian Education Today, Fall 1988: 10.

Wilkins, Michael J. 1992. Following the Master.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Williams, Dennis E. 1992.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evangelical churches. Non-published manuscript.

Williams, Dennis E. 2000. Trends of Christian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Non-published manuscript.

Zuck, Roy B. 1995. Teaching as Jesus taught.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2013年2月16日星期六

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美國加特拿(Gardner)

(本文原載於《教育理念與基督教教育觀》,2005,證主,頁110-115)


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之緣起

傳統上,人類的智能Intelligence一直都是以智能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 (IQ智商)來量度;可是,智商只是量度人的語言傳意及邏輯數學的能力。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特拿(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認為除了語言傳意及邏輯數學外,還有另外五種的智能[1]。他的理論直接影響著全球的教育界,對多元智能的研究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全球各地展開,教育內容亦隨之而作出修訂。但加氏並沒有停止他的研究,並於1999年修訂為十種智能[2]
自小就喜歡音樂的加特拿生於一九四三年的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史昆頓市(Scranton, PA),父母為逃離納粹德國的猶太裔難民。中學畢業後,就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受業於心理學家艾理遜(Erik Erikson)門下。後來受到布拿(Jerome Bruner)及其恩師皮亞傑(Piaget)的影響,在研究院中進修智性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早期從事發展心理學研究,後來轉到精神心理科(Neuropsychology),主要從事智性學習(Cognitive)及圖像表達(Symbol-using)的研究,包括研究一般兒童與天才兒童之的分別,和腦部受損的成年人。他將這些研究結果,發展成為多元智能理論,並於一九八三年出版,對教育界帶來震撼性的衝擊。並同時在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零計劃(Project Zero)」研究小組[3],繼續研究多元智能理論及如何能將此理論實際應用在教育工作上。加特拿於一九八六年回到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任教,並同時擔任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及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客席教授。他曾獲取無數獎項及榮譽學位,當中包括台拉維夫大學頒贈的以色列復國五十週年國慶榮譽博士學位。加特拿共有十八本著作,及著有數以百計的論文於不同學術期刊中發表。


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之要點

加特拿給起「智能」的定義是:「一種在一個或多個文化處境中得以解決難題或創造新事物的生物心理潛力(Biopsychological potential)[4]」。一直以來,透過智能測驗而得出的智商結果,往往成為顯示一個人智能多寡的根據。事實上,智商的高低,的確能預計出一個人在學業上可能達到的成就。可是,若我們細心察看,就可以發現一般的傳統學校,都是以語言傳意及邏輯數學為教與學的基本媒介。由於智能測驗的內容亦是測試人在這兩方面的能力,智商高低自然會反映出學業的成績。
加特拿就他對腦部有缺憾者的研究發現,這些人在語言傳意及邏輯數學上的能力也許較別人為低,但卻在很多方面仍能發揮其潛在的能力。根據他的研究,人類的智能大致可以分為個類別:

智能類別
類別範疇
語言傳意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     語文表達
·     閱讀能力
·     寫作能力
·     演講技巧
邏輯數學
Logical/Mathematic Intelligence
·     科學研究
·     邏輯推理
·     數學運算
·     理論分析
視覺空間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     想像力
·     藝術創作
·     圖像設計
·     空間掌握
肢體動覺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身體技能
·     身體語言
音樂節奏
Musical Intelligence
·     音樂能力
·     樂器彈奏
·     聲音掌握
·     音樂欣賞
探索自然
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
·     愛護自然生態
·     自然科學
·     大自然創作
人際交往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     明白他人
·     人際技巧
·     領袖技能
內省自知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     了解自己
·     自我改進

屬靈認知
Spiritual Intelligence
·     明白宗教信仰含義
·     掌握生命意義
·     與靈交通
終極人生
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     明白存在的本質
·     了解死亡的意義
·     掌握終極存在
(
Ultimate reality)
圖:加特拿多元智能簡表


根據加特拿的多元智能理論,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這十種智能的程度各有不同,都有自己獨特的智能組合。因此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下,自然會有不同的學習結果。勉強要不同的人用同樣的學習方法來達至同樣的果效,是不切實際的。所以父母及教師不單止需要從多方面來培養兒女成長,亦不應只以量度某一兩種智能來作為考核成績的根據。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智能是一種天生的潛能,但需要在合適的處境下才能引發出來。合適的處境是指身處的地方之:
1.  文化背景
2.  普遍價值觀
3.  所能提供的機會
4.  父母或家庭的價值觀
5.  個人心理因素
如何發掘及培育子女的多元智能

加特拿博士指出,要發掘子女的多元智能傾向,並不能單用測試智商的問卷方式,因為除了語文傳意及邏輯數學之外,其它八方面的智能都難以透過問卷方式來評估。賈氏提出評估兒童多元智能的有效方法,是透過製造一個吸引兒童的豐富環境,內裏佈滿各式各樣啟發十種不同智能的材料和玩具,如大自然樣本、棋類遊戲、美勞、音樂,並備有足夠空間讓他們有運動、跳舞、唱歌及玩耍等。兒童會自然地被這些東西及環境所吸引,再自發性地和這些東西產生互動,從而顯視出兒童的獨特智能傾向。當然,時間愈長,結果就愈明顯。
由於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按加特拿的建議來設計一個豐富環境,因此,可以在不同時間讓子女多嘗試啟發不同智能的材料或玩具,並從旁觀察,慢慢就能夠了解子女的獨特智能傾向。因此,要培育子女的多元智能,父母應該先讓子女作多方面的接觸,並在旁作細心的觀察,了解他們對不同事物的反應及興趣,並按觀察的結果安排合適的活動給他們,自然能讓子女發揮其潛能了。

  
葛特拿多元智能教育理念的評論

葛特拿多元智能教育理念的優點
        葛特拿對人的智育採用多元智能為前題,擺脫了傳統單元智商的路向,這是十分重要的嘗試。人性發展是多元性及多樣化的,人既有德、智、體、群、美、靈等方面的發展,人的智能亦可以依循多方面去理解,而不會局限於單向只從智商去理解人的理性。傳統的智商只著重語言詞匯的傳意和邏輯數學的運作。葛特拿卻打開此局限,開阔教育學者的視野,讓父母和教育者可以依循別的途徑,或是更全面的視野去理解孩子的智能。除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以外,我們亦可以透過視覺空間、肢體動覺、音樂節奏、探索自然、人際交往、內省自知、屬靈認知、終極人生等不同的領域去明瞭一個人的智能。於是,智能不再只是智商的一個數字代表,而是人性方方面面都可以彰顯出來的。這是革新性的嘗試,亦是值得鼓舞的路向。多少時間孩子就被一個智商數字判定了他的智能,一個多小時一筆一紙卷上的測試就斷定一個孩子的優劣,這是何等不可靠及不合理。
再者,葛特拿從新揭開教育學中有關智能是先天性或是後天性的課題,若是先天性的就是與生俱來的天賦特質,人不能改變的;而後天性就是藉著環境可以改變的智能。葛特拿提倡的視覺空間、肢體動覺、音樂節奏、探索自然、人際交往、內省自知、屬靈認知、終極人生等方面都是後天環境可以影響改變的。葛特拿成功地將人們傳統的觀念扭轉過來,將智能這一領域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這是值得我們雀躍的,難怪美國心理研究協會頒發給葛特拿「最佳書本」的榮譽獎。

葛特拿多元智能教育理念的缺點
        葛特拿所倡導的多元智能理念仍屬雛型,他所引申的智能八大方面或心智力天分的八個層次仍缺客觀的科學測試準則。葛氏嘗試將人性發展學與這八個智能層面綜合研究,然而目前尚屬起步的階段,皮亞傑曾致力以客觀科學的方法去研究智能,但仍逃不出理性的層面;科爾伯格曾致力鑽研道德本性的發展,但仍規範於理性的層面。可見,若將葛特拿的多元智能的八個層面都開展作客觀的科學研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人是一個整合體,不可能將一個人割裂為智能理性的層面、人際群性的層面、倫理德性的層面、屬神靈性的層面;這些不同的層面都互有關連,牽一髮動全身。相同地,於智能範圍內的不同層面也是互為內在、彼此互動的;若要將這些個別的單元劃分出來去研究,就失去了其他部分的互動功能。盼望葛特拿的多元智能理念以後會進一步發展,形成一壯大的體系去探索理解人的智能。



[1] Howard Gardner.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Y: Basic Books, 1983.
[2] Howard Gardner.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Y: Basic Books, 1999.
[3]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1967年成立「零計劃」(Project Zero)研究小組。加特拿一開始就參與此小組的研究工作,現在是此研究小組的主席。
[4] Howard Gardner.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Y: Basic Books, 1999,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