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

基督教教育取向與成人培育


(原載於建道神學院教牧期刊20085月第24)

        自從五零年代美國教育家諾爾斯(Malcolm Knowles)積極研究及提倡發展成人教育理念以來,成人教育的研究有著長促的發展。可是,這發展卻並未對基督教成人教育帶來甚麼顯著的影響。一直以來,基督教教育都以研究兒童及青少年靈命培育為主,對於成年信徒的培育,都是比較忽略。華人教會在成人基督教教育的領域的研究更相形見拙,由華人學者撰寫特別探討成年人教育的專書雖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也是汗牛充棟。究之原委,華人教會中經常會將基督教教育事工等同於主日學。教會有成人主日學,就認為成人培育事工做得好了,相信這也是叫人忽略研究及發展成人培育事工的原因之一。此外,也許是因為教會往往覺得本身基本的事工,就是成年信徒的培育工作了。換句話說,普遍教會的感覺,是除了兒童及青少年事工外,其他的事工,不就是成年人事工了嗎!很自然,就覺得沒有特別去探討成人培育事工的需要了。不過,認為教會事工絕大部分都是成人事工,不等於我們就不需要探討如何叫成年信徒得著栽培,靈命得著成長。史摩亞(Jack L. Seymour)與米勒(Donald E. Miller)70年代一直積極研究教會是如何進行基督教教育事工,他們於1982年編寫了《現代基督教教育取向》(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Christian Education)一書,將當時教會進行信徒培育的各種方式歸納為五種的取向。1997年,史摩亞再編寫了《基督教教育進路:教會會眾學習取向》(Mapping Christian Education: Approaches to Congregational Learning)一書,將本來歸納了的五種取向再修訂為四種取向。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透過分析這四種西方基督教教育事工取向及筆者在2003年於多倫多所作的一個華人教會基督教教育取向問卷調查的結果,嘗試了解華人教會現有的成人培育事工取向,並藉此探討如何能建構更全面的成人培育事工進路和策略。


研究的限制

        本文中的問卷調查是在加拿大進行,而填寫問卷的對象亦是身處於多倫多的華人信徒。因著此一限制,本文無意將問卷調查結果當作為全球華人教會教育事工情況的指標。
        由於多倫多是華人(包括中國、台灣、香港及澳門)移民海外的主要城市之一,而且華人聚居比較集中(據加拿大人口普查顯示約有50),故此,雖然研究結果未必能代表全球普遍華人教會的基督教教育事工情況,但相信仍能反映出全球不少華人教會的實際狀況。另一方面,由於過去華人學者極少作出有關華人教會教育事工取向的研究,因此,雖然此問卷調查是於多倫多進行,仍然有其重要的價值。


研究問題

        本文的研究方向乃是基於下列研究問題:
1. 甚麼是基督教教育取向?
2. 華人教會的基督教教育事工以那一些取向為主?
3. 華人教會的基督教教育事工取向如何影響其成年信徒培育事工?


基督教教育取向

        基督教教育取向乃是指進行基督教教育事工的方向(Seymour 1997, 18),是教會訂定如何作信徒培育工作的背後的原因。每一間教會都有其獨特的處境、神學立場、宗派傳統、文化特色、信徒背景、社會情況等,都會影響其基督教教育取向。而這個取向,將直接影響著教會培育信徒的目的(Purposes)、目標(Goals)和方法(Methodology)
按史摩亞與米勒在1982年發表的研究結果,歸納出五種的基督教教育取向,包括《信仰教導》(Religious Instruction)、《信仰群體》(Faith Community)、《屬靈成長》(Spiritual Developmental)、《社會解放》(Liberation)及《信仰與經驗詮釋》(Interpretation)(Seymour & Miller)(Seymour & Miller, 1982)。這五種取向雖然各有重點,但亦不乏共通點,因此,史摩亞在經過15年的反思後再將此五種取向歸納為四種。主要原因,是他發現《信仰與經驗詮釋》其實包含在另外四種取向之中。《信仰與經驗詮釋》認為教會教育事工強調信仰與日常生活的聯繫,以真理來註釋人生(Seymour 1997, 15)。史摩亞認為另外的四種取向,都同樣強調信仰與生活的整合,因此,無需將《信仰與經驗詮釋》作為一個獨特的取向。此外,也許由於「解放」一詞有很多不同的意義,史摩亞選擇以「社會轉化」(Social Transformation)取代「社會解放」作為第四種取向的名稱。

. 《信仰教導》取向(Religious Instruction approach)
每一位真正的基督徒,都會期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樣式。要了解如何活像基督的生活方式,就必須從聖經真理入手,以聖經真理原則來渡每一天的生活。以《信仰教導》為取向的基督教教育事工,就是相信只有透過系統性的聖經教導,信徒才能對聖經真理得著認知(Identify),解釋(Interpret),再進到內化/具體化(Incarnate)的地步,才能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樣式。
《信仰教導》取向強調四個重點(Seymour 1997, 77-80)
1.          建基於聖經真理
今天不少信徒所追求的是屬靈成長的捷徑,但事實上這捷徑並不存在。信徒必須在聖經真理上痛下苦功,才能在面對俗世洪流時,仍能滿有屬靈的洞察力。《信仰教導》取向強調只有系統性的聖經教導,才能幫助信徒建立穩固的屬靈根基,以真理的眼光來詮釋世間的事物,將信仰與生活連在一起。信徒應對聖經的內容有所認知,更要藉著反思聖經內容的過程來掌握真理的原則,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
2.          理想的教學環境
要有理想的教學的果效,就必須要有好的教學環境。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應該是一個能夠凝聚學習氣氛、方便採用各式各樣的教學法、及能讓成年學員安靜、反思及討論的地方。

3.          適合的教學方法
方法是將內容傳遞到學生的途徑。有好的內容及理想的教學環境,還需要有教師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適合的教學方法必須針對教學的內容、教師的能力、學生的背景、和教學的環境而編排,務求達到理想的教學果效。
4.          信仰與生活的整合
成年人渴望所學習的不只是空洞的理論,而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人生目標。理想的教學是讓學員將所學習到的聖經真理,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信仰教導》取向強調信仰內容(the content of faith)與信徒生活(Christian living)的整合,將神的愛、公義、和平等價值觀在生命中活出來。
        華人教會一直以來重視主日學,正是以《信仰教導》作為基督教教育取向的最明顯例子。

. 《信仰群體》取向(Faith Community approach)
教會是一個信仰群體,而信仰群體是基督教教育的內容及過程(Seymour, 19),因此,參與信仰群體生活必然帶來信仰的學習。《信仰群體》取向的基督教教育事工強調藉著服事(Service)、反思(Reflection)與聯合(Communion)來建立合乎聖經真理的人與神、人、社會、和大自然等的關係,叫生命得以成長(Seymour 1997, 50-53)
1.          服事(Service – Hands)
華人教會經常強調信徒應該參與事奉,而事奉很多時被認為是等同於事奉崗位。但在這裏,服事並不是狹義的事奉崗位,而是廣義的服事別人。這包括在工作場所、在家中及在教會中成為服事別人的人。《信仰群體》取向強調服事乃信徒生活的一部份而非外在的工作,並且意識到所作的事情乃是在實踐信徒應有的生命本質。信徒群體亦因著彼此服事而得以建立成為基督的身體。
2.          反思(Reflection – Head)
信徒並不是為了服事而而服事。要服事達至生命培育果效,就需要就服事作出反思。反思是現在與過去並將來的整合;透過對聖經及教會傳統的反思,信徒們對群體的身份(Identity)有更強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讓信徒們懂得欣賞教會的屬靈傳統,更深體會福音的的使命,積極地將生命與生活連成一線。
3.          聯合(Communion – Heart)
個人靈命成長不等於否定群體的重要性,相反,信仰群體正是個人靈命成長的處境。信徒群體的聯合性正是今天人與人關係疏離的反照,信徒群體的聯合性打破了人際相交的表面化。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家庭的人走在同一個地方成為神家裏的人,成為一個身體。《信仰群體》取向相信透過信徒群體的聯合,信徒之間的彼此相愛、彼此勉勵、彼此提醒等均成為個別信徒得著培育的途徑。
          華人教會過去一直沿用的團契模式與近年來積極推動的小組事工,可以說是以《信仰群體》作為基督教教育取向的好例子。
. 《靈命建立》取向(Spiritual Development approach)
基督教信仰是一個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信仰。得著救恩是個人接受基督的代贖,並以衪為生命的主。沒有人可以代替其他人信主,也沒有人能夠因著別人的功勞而得著拯救。成聖是個人與神關係建立的最終結果,也沒有人能夠代替別人賺取功德以至於成聖。以《靈命建立》取向的基督教教育就是強調對每一個信徒個人的靈命成長,透過個人內在(Inward)的建立及外在(Outward)的實踐。
1.          內在的培育(Seymour 1997, 63-66)
a.       安靜(Silence)
保羅提醒我們,神的靈乃是叫人安靜的靈(林前十四33)。我們生活在繁忙的世界裏,不少信徒從來沒有機會享受片刻的真正寧靜,難怪與神的關係日漸遠離。《靈命建立》取向強調個人安靜的重要,安靜不是單單默不作聲,更是完全靜止,不讓世務或任何生活上的思想「纏身」,在安靜中享受神的同在。
b.      聆聽(Listening)
更重要的,是安靜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得著寧靜,而是要聆聽。這裏所指的是內在的聆聽(Inward listening),藉著內在的聆聽帶來外在的回應(Outward response)。聆聽也不是指耳朵的聆聽,乃是透過研讀及默想神的的話語來用心聆聽,以致明白神對世界的心意。
c.       安息(Sabbath Rest)
神在創造的第七天休息,這休息亦成為以色列人守安息日的起源。今天,人都是忙碌地工作,少有休息。神定下安息的要求是要我們知道人生不是為工作,乃是為得安息(來四1-11),而安息乃是享受神的同在。
2.          外在的實踐(Seymour 1997, 66-72)
a.       善用基督教的資源
靈命成長若只著重內在的操練而忽略外在的支持,就會很容易墮入自以為是,甚至錯誤理解神的心意而不自知。歷世歷代以來,基督教會蘊藏了豐富的屬靈資源,這包括了聖經和其它屬靈偉人及信徒寫下來的著作。聖經與這些著作,都是幫助信徒建立屬靈生命的重要資源,是靈命建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寶藏。
b.      積極參與教會事工
信徒生命成長除了是內在心靈的學習與外在屬靈資源的研究與學習,也需要積極參與神家裏的事工。這包括崇拜聚會、祈禱會、團契或小組聚會、主日學、佈道及宣教事工. . .等等。透過參加事工與參與事奉,我們更能體會基督的心腸,更能深化內在心靈的學習與外在屬靈資源的研究與學習,讓靈命成長不會停在理論的層面,而是進入生活實踐當中。
        華人教會一直強調信徒要有固定的個人靈修生活及積極參與教會聚會及事奉,正是以《靈命建立》為基督教教育取向的一種特點。


. 《轉化社會》取向(Social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基督徒是世上的鹽和光,面對著這個愈來愈敗壞的世代,基督徒在世上發揮影響力更形重要。以《轉化社會》為基督教教育取向乃是強調建立信徒成為社會上的好公民,讓社會更美善。教會教育的責任就是幫助信徒看見(seeing)、判斷(judging)、並付諸行動(action)(Seymour 1997, 32-34)。「看見」是指讓信徒看見世上的苦難、不公義和壓迫,了解這些事情發生背後的原因,乃是人與神隔絕後,人的罪彰顯出來的結果。「判斷」乃是由尋求神的心意開始,明白衪在此際人類歷史過程中的旨意,並藉著研讀聖經來學習認識真理原則,得以合乎真理地判斷這些事情。「付諸行動」是指在「看見」與「判斷」之後,不單在頭腦上知道應該怎樣做,而是在實際生活中行出來,在世界中彰顯公義,為這黑暗與冰冷的世界帶來一點光明與溫暖。要達至這樣的靈命成長,必須從三方面入手:
1.          在父神的眼目中成長(Growth in the vision of God)
聖經告訴我們神愛世界(For God so love the world),信徒成長的目標,就是愈來愈懂得以父神的眼目來看世界。教會教育事工應是幫助信徒更深入來看世上的事物,就是更深體會父神的心腸。
2.          在基督的品德中成長(Growth in the virtue of Christ)
在這裏,品德是指道德的真誠與力量(Moral integrity and strength)。信徒的品德直接反映其個人的信仰及屬靈深度。在品德的成長就是信徒在生命中不斷地被建立,並轉化到像基督的地步,在生活中顯出基督的公義、和平。
3.          在聖靈的工作中成長(Growth in the vocation of the Spirit)
信徒的本份是不斷地在世界中發揮鹽與光的功能。這裏所指的工作乃是指神對人的呼召。人的責任是與神同工,在創造(creative)、釋放(liberating)、持守(sustaining)神對世界的旨意及計劃;並同時指人對神呼召的全人回應。

當我們細心觀察,不難發現這四種取向都有其可取的地方,都是合乎聖經真理的教導。由於這四種取向都只是從一個角度來建立基督教教育事工,假若我們只認定某一個取向是唯一或較其餘幾個取向更合乎聖經真理,就會產生偏差的危險。筆者相信每一間教會都有其獨特之處,所在地方及會眾的文化及背景亦有所不同,這四種取向應如何配搭很難有一定的方法。下面的圖表將四種取向放在一起,讓讀者有一個較清晰的比較:

 多倫多華人教會教育事工取向研究

        筆者於2003712日於加拿大建道中心舉辦的基督教教育專題講座中,向在場來自數十間華人教會的90多位參加者發出一份翻譯自史摩亞(Jack Seymour)與卡恩(Margaret Crain)設計的「基督教教育事工取向」問卷(Seymour 1997, 90),共收回69份問卷,回卷率超過70%。由於與會者除少部分牧者外,大多為參與教會基督教教育部門事奉的信徒,此研究結果可以反映出信徒對教育事工取向的看法。
        問卷共分為十組題目,每組四句,回卷者需要就每一句來給予分數,然後按問卷的獨特編排來計算出在四個取向中所取得的分數(參附件)。按原設計者的研究,若在某一取向中取得25分或以上,便表示那取向是回卷者的優先取向。下面將就十組題目及四個取向的問卷得分結果作出基本的分析。
        在十組的題目中,五組是「信仰教導」取得最高平均分數,三組是「靈命建立」取得最高平均分數,而「信仰群體」與「轉化社會」各在一個組別中取得最高平均分數。這顯示出回卷者以「信仰教導」與「靈命建立」為其教會教育事工的主要取向。其實,即使有兩組分別以「信仰群體」與「轉化社會」取得最高平均分數,並不代表回卷者真的在這兩個組別中認定這兩種取向較為可取。在第十組有關成功的教會教育事工的選取中,問卷設計者以「信徒將實踐聖經真理成為人生最高的目標」作為代表「轉化社會」取向的答案並不是最合理的。就信徒而言,實踐聖經真理是信徒基本的信仰生活流露,在華人教會中,一般是強調信徒個人如何活出信仰,而不一定指向要轉化信徒所身處的社區。將實踐真理等同於轉化社會是較為武斷的說法。

         根據回卷者就四個取向取得25分或以上的分佈(參圖表三)69份回卷當中的54份都是「靈命建立」取得25分或以上為最多,佔回卷者比率的78.3%;「信仰教導」共有52份取得25分或以上,也超過75%;而「信仰群體」及「轉化社會」兩個最向分別有1918份取得25分或以上,僅超過25%回卷者的比率。更重要的,是在69份回卷之中,在「靈命建立」或「信仰教導」兩個取向中至少在其中一個取得25分或以上的共有63份回卷,佔回卷比率的91.3%,加上在「靈命建立」及「信仰教導」達25分者超過六成,充分顯示出「靈命建立」及「信仰教導」為華人教會認定的信徒培育事工取向是肯定的。
        值得留意的「信仰群體」得分跟「轉化社會」的得分相若,是較為出乎意料的結果。華人教會對社會關注雖然是逐步增長,但普遍仍是認為教會事工主要是在屬靈生命建立的層面為主,所以「轉化社會」得分較低是可以預期的。但是在「信仰群體」取向上失分,是不尋常的。近十年來,北美華人教會普遍受著加州馬鞍峰教會主任華理克牧師所提倡的「目的導向」教會事工理念,在建立小組事工,甚至是教會小組化方面的積極推動是有目共睹的。而在華理克的理念中,小組是信徒培育及門徒訓練的一個重要場所(Warren 1995, 146)。回卷者在「信仰群體」取向中給予低分數,顯示出華人教會的小組事工在信徒培育工作上做得不好,或至少可以說,華人教會的小組事工乃是強調肢體相交,而不是主要用作教導及培育工作。


華人教會教育事工取向與成人培育

        曾經有人說兒童是教會的未來,也有人說青少年人是教會的明天,那麼,成年人又是教會的甚麼呢?我相信成年人是教會的今天!更相信若沒有了今天,就一定不會有明天和未來。要建立好教會中的兒童及青少年,就必須先培育好兒童及青少年人的老師、導師及父母。沒有好的老師、導師及父母,就沒有好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老師、導師及父母都是成年人,教會若不重視如何建立成年信徒,不積極地探討及落實培育成年信徒的事工,教會的明天會是怎樣的呢?
        怎樣才能有效地培育成年信徒呢?曾在香港及北美牧養教會數十年的張傳華牧師提出要重視「講壇教導」及「培訓教導」兩方面(張傳華 200197-99)。就「講壇教導」而言,他指出講壇是餵養信徒的地方,叫信徒靈命得著造就。而按他的理解,「培訓教導」應包括主日學、團契、文字工作及領袖的榜樣。張牧師認為主日學是聖經教導的場所,應該有系統、有計劃地培育信徒成長。團契則是信徒受訓的地方,是信徒學習事奉的場所。另一方面,文字工作也是一個造就信徒的途徑,透過一些造就性的文章、信徒生命的見證、及牧者的教導性文章,均能對信徒的生命產生建立的作用。張牧師更指出,領袖的生命見證及榜樣,也是建立信徒生命的一個重要媒介。他指出不少教會的長執領袖只顧開會,極少參加主日學、團契等培訓聚會,做成信徒也照樣地不參加主日學及團契,對教會培育事工做成極不良的影響。張傳華的觀點,多少反映出普遍華人教會對培育事工取向的觀念。他所提出的「講壇教導」及「培訓教導」兩方面,其實都是以「靈命建立」及「信仰教導」為基礎的成人培育事工取向。講壇及主日學兩項,明顯是以「信仰教導」取向為主的信徒培育事工。團契雖然表面上是透過肢體相交及參與事奉來達至培育的果效,但張傳華的重點,卻是強調牧師及導師的教導(張傳華 200199)。顯示出參與事奉只能算是牧者及導師教導後的一種實踐式的行動(practicum),可以說,這一種透過團契作為培育的觀念,仍舊是以直接教導或訓練(instruction/training)為主導的一種培育模式。當然,雖然張牧師沒有明言,但華人教會普遍在團契或小組中加入「靈修分享」這一類的元素,以團契作為「靈命建立」的培育場所也是明顯的。
        黃碩然博士在1990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從六方面建構華人教會的成年人培育事工(黃碩然 1990126-131)。分別是:
        (1) 內容與形式並重
        (2) 機會與時間並重
        (3) 事奉與訓練並重
        (4) 教導與關顧並重
        (5) 靈命與生命並重
        (6) 家庭生活與教會生活並重
黃碩然這六點強調華人教會一向所著重的「靈命建立」及「信仰教導」外,她提出幾個值得關注的層面。首先,她指出不要忽略成年信徒的生命培育。這並不是要將信徒的靈命與生命一分為二,這本是不可能的。黃碩然的意思,是教會應由單單關注成年信徒在屬靈知識及靈修讀經禱告等追求更深親近神的同時,更多關注信徒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各方面,包括家庭及社會。她指出成年信徒在家庭、社會及教會中都要負起很多責任,單單關注他們在教會生活上的需要是不足以幫助他們全人成長的(黃碩然 1990129)。另一方面,黃碩然強調培育方式的多元化。一直以來,主日學即使不是是華人教會培育成年信徒的唯一方式,也是最主要的方式吧!除了主日學以外,教會似乎再沒有有系統地培育成年信徒的方法。方式多元化正是強調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透過不同的場合、藉著不同的內容來幫助成年信徒成長。也許是由於篇幅所限,黃碩然並沒有詳細分析其提出的這兩方面成年信徒培育的內容,這是該文不足的地方。其實,史摩亞所提出的四個信徒培育事工取向,正是華人教會在探究如何建立更全面的成年信徒培育事工需要正視的地方。
        史摩亞提出教會教育事工共有四種取向,分別是「信仰教導」、「靈命建立」、「信仰群體」及「轉化社會」。華人教會一直以來,都是以「信仰教導」與「靈命建立」兩種作為信徒培育事工取向,問卷調查的結果亦充分反映出這一點。四種取向雖然各有特色,卻是互相配搭,互相補足。金蓮達(Linda Cannell)提出成年信徒成長有五方面的需要,分別是(Linda Cannell, 1994)
        (1) 聖經與神學知識(Biblical and Theological Knowledge)
        (2) 屬靈成長的操練(Spiritual Growth Disciplines)
        (3) 事奉技巧的訓練(Equipping for Ministry)
        (4) 生命過程的關注(Life Cycle Concerns)
        (5) 信仰群體的需要(Life as part of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成年信徒需要知道自己信甚麼,他們渴望明白聖經真理,渴求了解及掌握基本的神學知識。這顯出他們並不需要一種「迷信」式的信仰,而是需要一種合情合理的真理。成年人不單需要真理知識的學習,也需要靈命成長的操練,透過禱告與讀經等操練,用生命與主聯合,叫信仰不單在頭腦上有所學習,也在心靈上得著成熟。華人教會一直強調這兩方面的培育,這是好的。華人教會在近年來更多強調事奉技巧的訓練及信仰群體生活的建立。透過不同的事奉技巧訓練,裝備信徒參與不同的事奉崗位,讓信徒藉著與神同工來經歷神的實在。小組事工的興起強化了信徒群體生活的建立。藉著人數不多的小組,信徒得以與年齡、背景等相若的信徒一同成長,透過肢體相交,彼此支持鼓勵,互相激勵在屬靈成長路上前行。生命過程的關注可以說是華人教會最忽略的地方。不是說我們完全忽略了這方面的關注,而是我們只偏重了某一些層面。很多時候,教會只著重信徒物質上和身體上的需要。我們會特別為信徒的身體軟弱禱告,牧者與探訪隊會去探望病患中的信徒,甚至在慈惠基金中撥出款項來幫助有需要的信徒。可是,信徒生命的過程不單止有這些需要。信徒每天面對的,是社會上形形式式的問題。社會上的問題,如:教育、財經、工商、政治,甚至是社會上種種不平不公義的現象等等,都是活生生的,每天在信徒的生命中出現。可是,華人教會普遍性地避開這些與信徒朝夕相對的事情。筆者不是說教會需要直接參與這些事情,但教會是否有裝備成年信徒面對這些天天發生的事情呢?我們是否將教導成年信徒面對這些事情的工作,留給了時事評論員、政客、政府官員、甚至是報章的記者呢?華人教會在過往一直採用「信仰教導」及「靈命建立」兩方面的培育取向,而「信仰群體」取向亦已經在近十年來不斷建立,看來如今就是開始建立以「轉化社會」為取向的成年信徒培育事工了。而事實上,從中港台以致北美華人教會,我們亦不難看見這的確是現時的趨勢。可是,筆者看到的,卻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化的發展方向,是近似「救火」式的信徒培育事工。就中港台而言,經常的政治爭拗引致教會不得不多談政治民生的事情。北美教會則因著反恐戰爭及同性婚姻合法化事件引動教會走上街頭,向社會發聲。問題是,這些都是沒有全面計劃,沒有系統的培育路線。有一天這些事件再沒有像火警鐘般響起來時,華人教會是否會繼續關心信徒在這方面所需要的教導呢?另一方面,在關注「信仰群體」及「轉化社會」取向的同時,華人教會是否逐步忽略了另外兩種「傳統」的成年信徒培育事工取向的重要性,以為好像按了「自動按鈕」(cruise control)般,信徒自然會在真理知識及靈命上成長呢?

        從上面的問卷調查發現多倫多華人教會似乎忽略了「信仰群體」及「轉化社會」兩種取向。其它各地的華人教會是否也忽略了一些層面呢?不過,正如筆者在前半部分介紹這四種取向的時候所說,這四種取向都只是從一個角度來建立基督教教育事工,假若我們只認定某一個取向是唯一或較其餘幾個取向更合乎聖經真理,或者是忽略了每一個取向的重要性,就會產生偏差的危險。筆者相信每一間教會都有其獨特之處,都需要就著所在地方及會眾的文化及背景,制定一套適合自己教會在這四種取向的向度,正如多倫多教會不一定就要將「信仰群體」及「轉化社會」兩種取向提升至跟「信仰教導」及「靈命建立」相等的份量,而是按著多倫多華人教會的獨特情況,信徒的背景特質及其社會文化的特色,找出能夠培育信徒生命,讓他們能夠在聖經真理知識、與神同行、肢體相交及迎向社會的挑戰上,均能逐步成長的教會教育事工策略。近年來,不少華人教會忽略了對自身教會特點的了解認識,只是順應潮流,專注地模仿一些增長迅速教會的運作模式,這是極之危險的事情。培育信徒是神給予每一間教會的責任,成年信徒培育更是極之重要的一環,本文所論及的四種基督教教育事工取向,都是華人教會極需重視,並按個別教會的特點來反思如何能更有效地培育成年信徒。本文附有一問卷,讓讀者看看自己如何配搭這四個基督教教育取向。最理想的做法是請教會中每一個參與基督教教育事工的領袖填寫,然後討論所得的結果,尋求一個適切個別教會的一種配搭,就能叫教會的成年信徒培育事工有一致性的方向與目標。


參考書目

張傳華。2001教會教導事工的反思。頁97-99。黃碩然編,提升生命素質的培
。香港: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

蕭克諧。1989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論。香港:道聲出版社。

黃碩然。1990成人培育事工的探討。頁126-131。吳梓明編,邁向九十年代的基
督教宗教教育。香港: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

Cannell, Linda. 1994. Lecture notes for Adul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course at
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 Unpublished.

Eldridge, Daryl. 1995. The teaching ministry of the church. Nashville, TN: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

Pazmino, Robert W. 1994. Foundational issues in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Seymour, Jack L. 1997. Mapping Christian education.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Seymour, Jack L. and Donald E. Miller, ed. 1982.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Christian
education.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Warren, Rick. 1995. The Purpose driven church.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附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